案例是将实践问题理论化、系统化,将高水平研究、教学与实践有机融合的重要载体,是融合理论创新与实践成果的重要抓手。作为最适合商学院专业学位人才培养目标的教学方式之一,案例教学在促进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落实“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要求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面向管理实践提升教学案例开发的能力和水平,2023年3月6日下午,南开大学商学院专业学位教学中心、案例实验室与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案例中心共同举办了“教学案例经验交流会”。南开大学商学院王迎军教授、许晖教授、袁庆宏教授等教师与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案例中心许雷平主任、樊东老师参加了此次研讨活动。
许雷平主任介绍中欧案例建设经验
研讨过程中,许雷平主任首先介绍了案例教学对商学院学员的挑战(案例学习习惯培养和案例课堂学习投入等)、对商学院教师的挑战(如何找教学案例、如何判断高质量案例和怎样实施案例教学等)。同时,许主任还介绍了中欧案例建设的“三条经验”,并就如何学案例、写案例和教案例、如何打造中国案例全球平台以及中欧首创的“实境学习法”等内容进行了详细介绍。
许晖教授分享南开大学MBA案例实验室的基本情况和取得成果
南开大学商学院案例实验室主任许晖教授分享了南开大学MBA案例实验室的基本情况和取得的成果。许晖教授围绕南开大学“知中国,服务中国”的教育理念,介绍了案例在服务教学和服务企业实践等方面所发挥的积极作用,以及商学院教授团队在教学型案例和研究型案例开发、应用等方面取得的成绩,同时将南开大学商学院案例教学凝练出独特特色,探索案例“开发-使用-推广”的良性循环机制等。
王迎军教授分享教学案例经验
在接下来的研讨中,《南开管理评论》专业主编和战略管理领域资深专家王迎军教授代表商学院院长白长虹教授对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案例中心老师的到来表示欢迎。王迎军教授认为工商管理教育需要面向实践转向,商科教育需要转向新赛道。在这一过程中,无论是学术型案例还是教学型案例都面临新挑战,在新历史机遇面前需要对案例进行重新认识。现在的学生比以往更需具备科技认知能力、历史认知能力和文化认知能力,案例教育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因此,案例教育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三力”,即分析能力、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一是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今后的案例需要让学生们感受到工商管理中有深奥理论。所谓深奥就是让我们用一些更有解释力、更有分析力的理论去面对实践。以往的MBA教育过多追求所谓的实践,这实际上恰恰偏离了实践。有些案例建设过于强调实际而非实践,过于强调简单经验而非复杂理论。二是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创造力实际上是一种心理学概念,创造力是创新能力的前置因素。教师需要思考案例如何为学生的创造力提供一种养分,这并非说完全靠案例教学解决创造力问题,但需要思考能否通过案例开发和案例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助力学生创造力的培养?三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在案例教学中,如何能够真正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可能也需要大家重新思考。此外,王教授还认为,学生会对讲解经典案例不感兴趣,原因不在于案例本身,可能在于教师没用好。学生对案例新颖性要求是合理的,但需要一个经典的深奥思想,如此才能保持一个案例的生命力。同时,在案例开发过程中添加辅助材料以展示非文字能够表达的企业“气场”,以增强学生对企业的场景感知同样非常关键。
老师们交流探讨
与此同时,其他参会教师也围绕教学案例的开发和应用等内容发表了深刻见解。例如,李莉教授表示教学案例需要“大道至简”,通过一个工具、一种方法和一个理论将实践故事串联起来,案例教学是教学相长、互学互用的过程。杨斌教授认为“案例就是讲故事”,案例开发需要通过简洁、生动的语言讲清楚背后的逻辑,好的案例要少一些模块化,通过方向性引领“唱整本戏,而不是折子戏”。专业学位教学中心主任袁庆宏教授认为,案例是与实践打通的工具,通过案例教学与MBA学员进行双向构建,能够推动学员实践过程中隐性知识的外显化。任星耀教授指出好的案例能够抓住变与不变的核心。孟繁强副教授通过对企业实践的洞察发现,案例已经成为企业管理控制的一种新方式,成为一种管理创新。牛建波副教授认为案例分析的定位是解释理论、应用理论和发展理论。
研讨结束后,与会双方均表示期待能够在未来进一步加强合作,共同“让案例改变中国管理”。
老师们会后合影
通讯员:许晖、李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