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南开大学

商学院举办纪念于方舟同志光荣入党100周年主题党日活动暨样板党支部建设观摩研讨

发布时间: 2024-01-05
浏览次数: 10

(通讯员姜忆楠)20231229日,南开大学商学院“牢记嘱托担使命,百年方舟报国情”纪念于方舟同志光荣入党100周年主题党日活动暨样板党支部建设观摩研讨顺利举办,活动由南开大学样板党支部商学院信息资源管理系教师党支部与本科生第一党支部承办,南开大学党委组织部副部长翟晓静、党委教师工作部副部长李红钢、党委学生工作部副部长马丽娇、全国样板党支部统计与数学科学学院教工党支部书记杨建峰、全国样板党支部外国语学院硕士生第一党支部书记吴宇晶与商学院师生党员代表参会,院党委副书记周翠翠主持本次活动。

活动伊始,商学院党委书记王坚致辞。她首先介绍了“厚植爱国情怀 培育时代新人”商学院爱国主义教育系列主题活动,就是在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南开大学5周年、南开系列学校成立120周年、南开大学建校105周年,为持续宣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精心设计的。希望通过体系化设计、全方位举措实施,积极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教育引导广大青年特别是师生党员领悟好、传承好、践行好南开爱国主义精神之“魂”立公增能、奋斗成长、爱岗敬业,努力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商科人的智慧和力量。

南开大学校史研究室张鸿老师作了“以己为舟济苍生——于方舟烈士英雄事迹”主题报告,带领师生党员重温了于方舟短暂而辉煌的一生。于方舟是天津五四运动杰出的领导者之一、天津早期党团组织的重要负责人、南开大学第一位革命烈士,1923年经李大钊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李大钊同志牺牲后,临危受命担任中共顺直省委组织部部长,领导第二次玉田暴动失败后被捕并于19281月牺牲。于方舟是南开大学众多革命烈士的典型代表,也是南开师生砥砺奋斗的爱国榜样。

信息资源管理系教师党支部李樵老师作了“以论文《于方舟:百年南开第一位革命英烈》为案例的课程思政展示”主题报告,将于方舟烈士事迹作为期刊论文元数据著录实例,示范了如何将思政元素融入课堂教学。该门课程获得2023年度全国高校信息资源管理课程思政建设研讨会暨课程思政说课比赛、案例设计大赛特等奖。

爱国主义教育不仅存在于课堂教学,也存在于实践活动中。“人间已无我,但狂澜相逼的沸海中因此多了一艘疾驰的渡人方舟。”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东韡妍老师介绍了学生原创话剧《沸海方舟》。该剧坚持“以文化人、以德育人”,生动还原了于方舟的有血有肉、坚持信仰的革命者形象,令观众在鲜活的话剧中学习与感受先烈精神。

商学院本科生第一党支部的李鑫蒙同学介绍了“方舟歌”背后的故事与内涵。“波涛来益烈,风雨阴寒夜。几许同行逐浪休,方舟漂泊无处歇。”于方舟虽曾身陷囹圄,“入世之初,已遭颠扑”,但青年共产党员以天下为己任、愿以己身为舟而渡众生的宏愿未尝消磨,遂于1924年作《方舟歌》。“方舟负任一何重,方舟遭境一何逆!努力壮尔神,努力执尔舵,战胜眼前魔,何愁沧海阔!”在诗中,他正式将自己的名字“兰渚”改为“方舟”,通过对“方舟”意象的吟咏,传达出了于方舟以己身为舟、以共产主义信仰为舟、勇往直前拯救苦难众生之宏愿。随后赵世杰同学代表一支部发布面向全校师生了《方舟歌》的原创曲谱征集活动,作为向南开大学105年校庆的献礼。

在交流研讨环节,观摩嘉宾和师生代表也纷纷发言。全国样板党支部统计与数学科学学院教工党支部书记杨建峰认为,商学院课程思政润物细无声,对理工类课程思政非常有启发性。党委教师工作部副部长李红钢指出,活动精心策划、精细操作、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寓意深刻。学院原党委书记孙跃介绍了20237月在刘公岛启动该系列活动,当时正值“国帜三易”事件发生125周年、创校校长张伯苓先生提出“爱国三问”88周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引用“爱国三问”5周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刘公岛5周年之际,启动该系列活动就是要教育党员牢记历史教训、不忘警钟长鸣、弘扬爱国主义、赓续民族精神。党委组织部副部长翟晓静充分肯定了商学院基层党建工作,认为本次活动围绕于方舟烈士事迹进行研讨,主题鲜明、正逢其时,有效发挥了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实现以高质量党建推动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提升了商学院样板支部的创建水平与示范作用。党委学生工作部副部长马丽娇表示,此次活动围绕南开的爱国主义光荣传统,主题精准化、载体多样化,深入挖掘内涵、令人易于接受,是党建引领实现三全育人的成功尝试。全国样板党支部外国语学院硕士生第一党支部书记吴宇晶分享了该支部“1+4+3”的四航三品党建模式与落实办法。信息资源管理系教师党支部书记李颖说,该支部建设根植于学科,致力于探索党建引领育人、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的南开模式,并介绍了具体工作举措。

据悉,本次活动是商学院“厚植爱国主义,培育时代新人”系列教育活动的第二次,后期学院讲继续推出后续的教育活动,本次活动为商学院完善三全育人工作格局、构建一体多维的爱国主义教育体系的一次成功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