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南开大学

案例的力量:专业学位案例设计与开发创新研讨顺利举行

发布时间: 2023-06-21
浏览次数: 14

案例是将实践问题理论化、系统化,将高水平研究、教学与实践有机融合的重要载体,是融合理论创新与实践成果的重要抓手。作为最适合商学院专业学位人才培养目标的教学方式之一,案例教学在促进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落实“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要求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作为探索实践智慧的方法,案例研究引发了理论界与实践界的思想共鸣与共振,推进了管理教学与科研面向实践的转型。

基于“讲好中国故事”的时代背景,2023621日,由南开大学研究生院、南开大学商学院主办,南开大学商学院专业学位教学中心、南开大学商学院案例实验室协办的《案例的力量:专业学位案例设计与开发创新研讨》顺利举行。会议邀请了来自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等院校在案例开发与案例教学等领域的代表性专家学者进行了专题交流。

 

21日上午,南开大学商学院案例实验室主任许晖教授对各位领导、专家、以及演讲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和诚挚感谢,并介绍了本次研讨会的基本情况和重要意义。许晖教授表示,案例是将实践问题理论化、系统化,将高水平研究、教学与实践有机融合的重要载体,以此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推动案例教学的高质量发展,期待此次会议能为专业学位案例设计与开发提供经验借鉴。

会议开始,南开大学研究生院培养办公室主任李中、南开大学商学院院长白长虹教授分别作开幕致辞。李中主任从研究生教育出发,强调专业学位需要面向实践转型,培养具有创新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型、复合型、专业型人才。李中主任认为专业学位研究生可以探索用案例方法进行毕业论文写作,并希望从商学院向全校推广案例写作经验。

白长虹教授回顾了南开大学商学院近年来面向实践转型的商科教育创新、以及通过案例方法挖掘实践智慧所取得的系列成果,认为商学院及其专业学位教育需要以严谨的研究来深挖实践智慧、“译码”实践逻辑、创新知识工具,以更新颖、灵活、多样、快捷的方式传输商学知识与理论工具,与管理实践共鸣、共振、共创,走出“服务中国、影响世界”的专业学位教育之路。白教授希望大家针对专业学位案例设计与开发创新充分交流、思想碰撞,体会“案例的力量”!

21日上午,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彭泗清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周宁教授分别进行了精彩的主题演讲。

彭泗清教授以“教学新生态、企业新生态与共创案例教学”为题进行报告,并提出了从“教学1.0-4.0”的教学模式升级路径(彭泗清,2017)。

首先,彭教授从生态的视角探讨了案例教学的初心与求真。他认为案例教学必须深入企业管理的真实情境、进入真实的商业世界,探索管理者面临的真实问题,以学员为中心开展互动教学和思考讨论,在探索“真情境、真问题、真参与、真本领”的过程中,实现“教学生态原则”和“人类发展生态学”的统一。

然后,彭教授针对“模仿式案例教学”现象所形成的“背离初心、远离生态”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解决思路。第一,“模仿式案例教学”离现代科学比较远。由于学界对工商管理学科的科学性存在质疑,彭教授认为既需要强调管理是科学和艺术的统一,也需要不断提高管理学的“科学化”程度,实现从“经典管理”到“复杂性管理”的生态演进。第二,“模仿式案例教学”离真实管理比较远。当前,数字化时代、VUCA时代、BANI时代等管理情境不断变化,管理者需要突破理性人和完全信息的假设的局限性,以应对不确定性中的挑战,实现组织韧性。彭教授以“被简化的产业地图”“被神化的创业捷径”“被泛化的微笑曲线”“被丑化的产业链生态”等现象为例,强调案例教学需要贴近真实管理情境,避免模板化。第三,“模仿式案例教学”离学员需求比较远。彭教授从知识量、新知度、共生感、共创感等四个维度,系统阐述了教学时代“1.0-4.0”的演化逻辑,基于学员的真实需求推动教学重点从“知识”“研究”“互动”向“共创”的演变,实现管理教学的转型升级。

最后,如何实现生态演进背景下的共创案例教学。彭教授对比了理论学习、案例学习、行动学习等三种学习方式,建立了财经新闻、管理故事、管理案例、管理研究、管理智慧的案例教学五步法,并结合案例开发过程进行了讲解。彭教授认为可以结合学生工作背景、与MBA毕业论文关联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共创动机,通过案例写作知识和调研方式的学习提升学生的共创能力,从而优化共创案例的质量和案例教学的效果。

周宁教授以“TSS教学案例开发模型与‘一案多用’拓展”为题进行了主题报告。

首先,周教授提出了“理论化(Theoretical-情景化(Situational-结构化(Structured)”TSS教学案例开发模型。针对案例故事与案例分析“两张皮”、案例分析逻辑不清晰“易跑题”、案例开发迭代周期长“效率低”的问题,周教授基于潘善琳教授的“结构化(Structured-实用化(Pragmatic-情景化(Situational)”SPS案例研究方法,提出了“理论化(Theoretical-情景化(Situational-结构化(Structured)”TSS案例开发模型。其中,理论化是指基于案例企业实践确定理论知识点和研究问题,保证案例分析的清晰深入;情景化是指根据案例企业及其所属行业,厘清管理决策的情境,保证案例故事典型有趣;结构化是指按照时序撰写案例,在情境之间加入过渡段链接成案例正文。

然后,周教授结合其团队的案例开发实践,详细讲解了TSS模型的应用。以“收入确认之调‘虎’离‘山’:电商平台模式的财务处理(2017年百优案例)”为例,周教授详细讲解了“线索选定-选题拟定-实地调研-选题确定-大纲布局-案例撰写”的开发过程,形成案例故事和理论知识的深度融合;以“有‘质’者事竟成:北京长安汽车公司质量成本管理之路(2019MPAcc案例)”为例,周教授讲解了思考题设计框架、案例分析思路等重点环节的写作思路,形象生动地展示了PEST、波特五力模型、质量管理过程等经典理论在教学案例分析中的应用。

最后,周教授分享了案例开发成果“一案多用”的经验,包括研究案例、教学案例、学位论文等多元拓展路径。以航空工业集团、北航案例教育实践、MBA学生创业企业等研究型案例发表为例,周教授指出教学案例开发可以成为案例研究的前奏,实现教学案例、学位论文、学术论文、企业课题等多种成果转化。周教授认为,案例教学是教书育人和自我认知相结合的工具。案例撰写与案例教学能力的提高也需要师者长期不懈的努力,从而达到教学相长、师生共进的和谐境界。通过扎根本土企业、开发特殊特色,讲好中国故事,构建本土管理理论。

21日下午,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钱婧教授进行了精彩的主题演讲,由南开大学商学院专业学位中心主任袁庆宏教授主持本场会议。南开大学商学院院长白长虹教授、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彭泗清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周宁教授、南开大学商学院许晖教授等专家学者出席会议。

北京师范大学钱婧教授围绕“珠壁交辉:如何进行以课堂和企业为中心的教学案例开发”的主题,以自身经历为例,分享自身教学案例开发经验。主要分享内容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钱教授讲述了专家学者的终身学习体系,并强调工商管理专业加强实践教学的必要性。钱教授认为,由于分析维度多元化,因此通过企业调研访谈可以扩展自身知识边界,扩充个体知识背景。同时,目前高校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师,大多数都是毕业后直接参加工作,他们接受过良好的理论教育,但普遍缺乏企业实践经验,对企业经营管理实务没有足够的了解和深刻的体会,因此应该积极走向企业,将企业实践融入课堂,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第二,钱教授认为,通过案例企业调研也可以反哺科研,实现案例教学与科学研究相平衡。新知识既非凭空产生,也非一成不变,而是遵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循环。将学生科研能力培养贯穿于研究型大学案例教学之中,既是理论指导实践、实践推动理论创新的客观需要,也是高校知识传承与知识创新的内在要求。

第三,钱教授重点强调了教学案例选题的关键性。钱教授认为,案例选题的两个主要方式是从话题出发和从企业出发,案例中的事件所蕴涵的问题需要具有典型性,具有普遍的理论意义和价值。之后,钱老师通过开发的案例示例进行阐述与说明,并从市场营销、人力资源、公司治理等不同模块分享近两年有探讨意义的选题方向供大家参考,启发与会嘉宾进行更多讨论。

在下午第二阶段的圆桌论坛环节,来自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等各高校的专家学者出席会议,南开大学商学院梁峰副教授负责主持,与会嘉宾围绕教学案例与专家学位案例开发等内容展开交流探讨。主要交流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

第一,优秀教学案例的评判标准是什么?

在圆桌论坛中,南开大学商学院牛建波老师首先针对此问题提出自己关于教学案例的见解,他认为,案例教学是MBA教学中发挥重要作用,优秀教学案例的标准在于解释一个理论,并通过案例教学实现理论创新,提高教学质量。但同时也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困惑,例如案例教学学科边界等问题,还需要学术界进行更多探讨。

北京师范大学钱婧老师针对这一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认为教学案例的宗旨是服务于教学、服务于学生的,主体是学校的学生,学校课堂讲述理论知识部分脱离企业实践现实,通过案例情境来讲述知识可以让知识鲜活起来,生动形象讲述课程知识点。同时,老师需要提高案例教学能力,在理论方面做创新并不一定是最关键的,核心是要建成价值共创的案例教学模式,形成共建共赢共享共生的案例教学新生态。

第二,教学案例开发与案例课堂教学需要注意什么?

针对此问题,北京大学彭泗清老师认为,案例教学在课堂中的时间非常有限,有几点需要格外注意:首先,要培养学生养成课前准备预习和主动学习的习惯,案例教学环节中,学生课前需要查阅很多资料,同时需要针对思考题进行小组讨论,对与公司、行业、理论有关的素材知识进行课前掌握,进行主动学习。其次,要让学生积极参与案例讨论的话,教师需要启发思考问题高度聚焦且具有较高趣味性,同时案例的选题也需要兼顾新颖性与实用性,从科学层面对其概念进行严格界定,并从多元化视角对其进行分析。 

对于这一问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周宁老师强调,案例教学需要培养学生的复合能力,需要学生通过小组讨论针对启发思考题提升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周老师认为,案例的故事不是一般的故事概念,而是和理论相匹配的企业现象,需要作者进行企业素材的二次梳理,一个案例的承载就是讲述一个理论点与知识体系,之后根据自身案例开发经历,以平衡记分卡案例设计进行示范,供大家开放性思考。

第三,教学案例与研究案例有什么不同?

南开大学许晖老师对于这一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许老师认为,案例开发设计环节与课上使用案例环节并不相同,因此侧重点也有些许差异。案例设计环节,有其固定的规范性与标准性,需要作者按照范式进行案例开发;但案例教学环节,其教学场景与案例投稿并不一样,教学场景讲述的是案例中的部分内容,关键是为了辅助学生理解课本中的部分理论知识点。另外,许老师指出,鼓励老师在课堂中使用案例教学,案例故事作为素材,是“面向实践转型”课堂教学的体现,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案例+实践”的方式启发学生进行发散性思考。

南开大学任星耀老师也分享了自己的观点。任老师认为,教学案例是围绕一定的教育目的,把教学实践过程中真实的情景加以典型化处理,形成可供学习者思考分析和决断的案例(往往是一个故事、一个事例或一个事件),通过学习者独立分析或相互讨论,来提高学习者分析和解决教育问题能力的一种方法。而研究型案例则是为了弥补大样本社会科学研究对于个体差异性的忽视而对代表性的单个或几个研究对象进行深度剖析,从而得出一般性科学原理的案例。从难度上来看,研究型案例是要远远高于教学型案例的。 

最后,主持人梁峰老师对本次论坛进行了总结致辞,表达了对南开大学研究生院、南开大学商学院主办团队的感谢,本次“案例的力量——专业学位案例设计与开发创新研讨会议”圆满结束,也希望各位专家学者在教学案例领域继续深耕,持续开发出高水平的教学案例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