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张彤 张小丫)5月8日,商学院举行以“当代社会思潮新趋势及其不良影响”为主题的形势与政策课。商学院党委副书记、信息资源管理系主任樊振佳受邀主讲,为师生带来了一场内容深刻、别开生面的专题讲座。
课程伊始,樊振佳从社会思潮的生成基础出发,指出当前“两个大局”加速演进、深度交织,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为社会思潮的多元活跃提供了土壤。在这一背景下,青年群体处于思维最活跃、行动力最强的时期,面对理想与现实、主义与问题、利己与利他、小我与大我、民族与世界等多重张力,极易在价值观上产生迷茫与困惑,亟需系统而深入的理论引导。
此次课程特别设置了“朋辈有约”交流环节,邀请到四位与同学们年龄相近、实践经历丰富的优秀博士生代表进行青春对话:商学院2022级博士研究生、社会实践优秀个人标兵杨丽娟,分享了自己在兰考社会实践中的深度调研经历,展现了将真知融入实践、以实业回馈社会的青年担当;商学院2024级博士研究生、第23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刘美萱,讲述了自己在新疆支教期间躬身奉献、播撒希望的支教故事;商学院2024级博士研究生、博士生党支部书记刘亭孝,分享了自己多年来扎根学生服务一线、在奉献中找到人生价值的经历;商学院2024级博士研究生、原银行客户经理李骄阳,讲述了自己重返校园、坚定初心、潜心求学的心路历程。四位同学的真挚分享展现了新时代青年的使命感与进取心,也为在场师生带来了思想启迪与榜样力量。交流过程中,樊振佳与同学们互动热烈、情感真挚,进一步强化了青年责任感与理想信念的认同。
在讲解过程中,樊振佳围绕当前社会中活跃的十大思潮,结合典型案例,深入剖析其成因与影响。他通过系统呈现,揭示了民粹主义、泛娱乐化等思潮背后的蛊惑性与破坏性;通过提纲挈领的理论分析,指出英雄主义、女性主义在泛化之后可能引发的价值异化问题;通过情理交融的实例分析,精准捕捉青年思想困顿的痛点,提供针对性“思想供给”,帮助学生构建理性认知框架与判断能力。
课程最后,樊振佳深情朗读《给学生的一封信》,寄语商科学子:“你所站立的那个地方,正是你的中国。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他号召青年学生自觉抵制错误思潮,坚定理想信念,勇担时代使命,在奋进中书写属于自己的青春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