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梁笑笑)6月28日,由南开大学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系主办的第十七届南开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生学术论坛,在南开大学商学院顺利召开,来自北京、天津、河北、山东、辽宁、广东等地18所高校的170余名师生齐聚南开,论坛以“AI赋能的管理科学与工程创新”为主题,共同探讨AI赋能的管理科学与工程新问题、新方法和未来研究的新方向。
本次论坛大会交流稿件总计41篇,其中英文论文24篇,中文论文17篇;与会院校包括南开大学、天津大学、中山大学、东南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央财经大学等多所高校,涉及供应链管理、平台经济、可持续运营、人工智能应用、创新管理等领域。本届论坛收录论文数量多、覆盖院校区域广、院系教师参与程度高,为国内师生搭建了内容丰富的跨校际学术交流平台。
本届论坛主席、南开大学刘彦平教授宣布会议开幕,商学院党委王坚书记开幕致辞,她向参会嘉宾以及各位师生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鼓励大家积极参与学术交流,并希望通过本次论坛促进院校之间交流合作,共同扩大学术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并邀请各位师生在学术交流之余体验天津文化,感受天津的独特魅力。
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系系主任李勇建教授介绍了论坛的设置初衷和发展历程,以及强调了交流分享在学术研究过程中的重要意义。希望此次论坛能够为博士生提供展示研究成果、碰撞思想火花的舞台,助力“AI时代”下管理科学与工程创新问题的交流和研讨,启迪新的研究方向。
在主题报告环节,四位知名专家围绕管理科学与工程领域的前沿议题发表了精彩演讲。其中,来自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米尔沃基分校的岳晓航教授以《The Platform’s Long-term Anti-counterfeiting Strategy》为题,深入剖析了平台经济中的假冒商品治理难题。厦门大学的陈继光教授在《Joint or Independent? Integrated Sourcing andInspection Decisions in Reducing the Risk of Economically Motivated Adulteration》主题报告中,聚焦食品安全这一重大民生问题,系统比较了不同采购检验组合模式的优劣。天津大学讲席教授刘伟华以《如何发现问题与做有趣的研究——基于“智能工厂降低企业环境排放的潜力”论文分析》为题,结合其研究,为与会师生分享了宝贵的学术研究经验。南开大学李响教授在《供应链运营模式选择研究:一个系统性框架》主题报告中,通过制造业服务化、逆向物流等典型案例,系统阐释了不同情境下的最优运营模式选择逻辑。
下午,博士生学术论坛在五个分会场同时举行。各高校40位优秀博士研究生汇报了相关研究工作,来自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天津财经大学、天津理工大学、天津工业大学、山东大学等高校的20余位校内外教师参与点评,并给出了针对性的修改建议。
分论坛结束后,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系刘彦平教授对本次学术论坛作会议总结,并为获得优秀论文奖的同学进行颁奖。据悉,南开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生学术论坛自2009年成立以来,已连续举办了十七届,逐渐发展成为覆盖京津冀地区乃至向全国化发展的跨校际学术交流平台,成为商学院的一个品牌项目,并为博士生培养和交流提供了一个有效平台!